文/柴柯
建筑设计是通过艺术性的表达,将创新性的构思和科学性的考量相结合,赋予建筑物以生命和灵感的过程。它是一个通过创作将艺术、技术、文化和环境等因素实现有机融合的过程。中国著名建筑设计师熊巍在谈到自己所从事的建筑设计工作时曾说过:建筑设计是建筑物的灵魂,好的建筑设计可以通过对形态、材料、色彩、光线等基础条件的合理利用,使建筑物与环境相互融合,为人们提供美观、舒适、宜居的空间,并传达出建筑物的文化氛围和历史意义等时代特点,甚至还能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兼顾学习与实践,多年锤炼成就设计之才
1999年7 月,熊巍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完成了建筑学专业本科课程的学习,并取得了学士学位。随后,他又进入Texas Tech University 继续在建筑学方面深造,并在2003年12月,获得了硕士学位。熊巍自大学毕业后,便一直在建筑领域内工作,从实习建筑师到AECOM的副总,他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充分展现了自己在建筑设计方面的惊人天赋和实力。
其中,2010年至2018年间,熊巍在成都万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任职期间,积极秉承该公司“起步即与世界同步”的发展策略,和“树立城市理想、建设理想城市”的宗旨,在建筑设计中依据国内外不同客户的情况,将当地文化特点大胆地与先进的设计理念相融合、运用先进的智能化建筑设计手段创造出了众多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在集团工作多年来,他始终专注于城市大型高端复合地产的创新、开发与运营,为集团业务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同时,熊巍在工作期间还创建了学习型团队,通过为团队成员营造激情与梦想并存的工作氛围,让拓宽视野、不懈创新、反复打磨、超越自我成为了集团同仁成长的主旋律。在工作中,他不断夯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全面扎实了建筑结构、材料、施工工艺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同时,他也通过不断了解和把握建筑设计的最新趋势和技术,不断推动各建筑项目的创新和发展。在团队管理方面,他不断历练自己的沟通能力,以便于在管理团队和与各方利益相关者开展合作时,能够以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与团队成员、客户、合作伙伴等进行有效沟通和协调。他凭借自身良好的沟通能力为集团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利益,也因此受到了集团及各合作方的赞誉。
这也为他在2018年之后加入艾奕康(AECOM)设计与咨询(深圳)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成为建筑设计总监并任华西区代理总经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作为建筑设计总监,熊巍在率领设计团队进行设计时,始终坚持以先进设计理念为主导,确保百分之百发挥成员的创造力,为不同客户针对性地设计专属作品。在他的严格管理下,团队成员通过加强审核,以及严格审查设计文件和图纸,在工作质量和设计标准上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和完善,并能够以极高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客户的要求。而作为华西地区的重要负责人,熊巍也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战略规划和决策能力,为公司制定了长远的发展战略,并制定了关键的业务决策。同时他积极开拓公司的业务范围和市场,及时发现并把握商机,不断地提高了公司市场竞争力。
兼容发展与设计,多年磨合促进手段升级
熊巍在鼓励建筑设计团队不断创新的同时,自身也投入到技术研发当中,他要以科技的力量,为建筑设计注入更多的灵动性,让建筑设计变得不同以往。为此,他在工作之余时刻保持着对建筑设计领域内理论和技术最新发展趋势的高度关注,并引导团队应用新技术进行创新设计,以求在整体上提升设计师的设计水平和公司在建筑设计市场中的竞争力。近年来,他自主研发的众多先进的行业内技术成果,包括:“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建筑设计动态流程智能管理系统V1.0”、“基于大数据的建筑设计方案优化升级系统V1.0”、“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设计项目进度跟踪管理系统V1.0”、“基于虚拟交互技术的智慧建筑设计平台V1.0”等填补了建筑设计工作中存在的技术空白。
其中,“基于大数据的建筑设计方案优化升级系统V1.0”便是熊巍在重点关注建筑与人之间的亲密度后进行的创新研发。这项系统也被认为是最符合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的一项创新科技。
该项系统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算法,实现了对现有建筑设计方案的自主评估和优化改进。它可以帮助建筑师和设计团队在设计阶段更好地优化和升级设计方案,以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可持续性和舒适度。该项系统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模拟建筑在不同季节和气候条件下的能源消耗,并根据模拟结果为设计师及其团队提供极具前瞻性的优化建议。这些建议广泛涵盖了调节建筑物的保温及隔热性能、优化采光和通风系统等多个功能性方面来提升建筑物的舒适度。同时还能通过分析建筑物所使用的材料来评估建筑的可持续性,帮助设计者优化材料选择、能源利用、废物管理等,并且还能够优化房屋的整体结构,不仅减少了建筑项目的实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还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以降低施工成本和提高建筑设计企业以及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
融合传统与创新,运用科技催动行业发展
如今,早已成功升任AECOM华西地区副总的熊巍,正在灵活运用科技手段,为建筑设计工作中注入新能量。考虑到未来世界范围内的建筑设计都将更加强调注重绿色环保与节能降耗等方面所带来的优势,相应的建筑设计方案也将更加注重可持续性和节能性,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熊巍正在尝试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手段对建筑物进行设计改造以降低建筑成本和减轻对环境的负 面影响,通过向绿色建筑靠拢,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为了紧跟世界范围内建筑设计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他充分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数字化的设计工具,帮助设计师们更加灵活地开展建筑设计工作。同时他也借助虚拟化和可视化建模工具,让设计师们能够更快速地尝试不同的设计方案,并及时修改和优化初始的设计方案,来提升设计的灵动性。最重要的是,在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帮助下,建筑物还能够根据环境条件和用户需求进行自动调节和优化。例如: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根据光线强度和用户活动情况自动调节照明亮度和颜色;可变形的建筑结构,可以根据季节和天气变化自动调节开合程度。这些类似的功能都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建筑物的舒适性并且能够有效降低建筑物自身的能耗,做到在满足客户使用需求的前提下,保证建筑物的可持续性。
同时,熊巍也意识到今后的建筑设计将趋向于年轻化、个性化,并更多地关注用户的使用体验。这就需要设计者更注重使用者对生活品质、社交与娱乐等方面的需求。为了让设计方案能够更多地关注到人们的舒适性、可访问性和安全性,未来建筑设计也将朝着秉持可持续、数字化、智能化、人性化、文化融合等设计观念的方向发展,以满足人们对于环境友好、舒适和个性化的建筑使用需求。并且会因为更加关注与当地文化、历史和地域特点相结合,而适当地融入当地的建筑风格和传统元素,来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智能化建筑设计技术正在以猛烈的势头发展,随之而来的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等流程也将具备智能监控、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运营等方面的能力。未来希望熊巍能够继续在建筑设计领域持续创新为建筑设计产品乃至为整个行业的创新发展带来新的技术增长点。